“夜半扪心曾问否,微觉此生未整人。”——知道本书有台版未删节版,但读竖版的速度始终提不上来,最后还是读简体实体书为主,时不时打开iPad看台版PDF。阅读下来感觉是简体版只删不改,且删的地方一眼就能读出来,往往是戛然而止(夹叙夹议的只叙不议),对毛某些未公开的文件和“不存在”言论的回忆,以及对个别人的部分“非主流”评价如张闻天、吴冷西、文革后的胡乔木等。
看多了当代史中种种宏大叙事/顶层争斗/运动发起者的勾心斗角,偶尔阅读被遮蔽住的微观个人/运动参与者/被运动者事无巨细的记录,的确会感到耳目一新。这其中又尤以解放前即投身革命的老人回忆录更为新鲜(相比黑五类子女苦大仇深又千篇一律的回忆录来说),这些人穿越种种运动的坎坷经历或许一波三折,但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革命履历和人脉逢凶化吉。
作者是三十年代投奔延安的进步青年,延安经历是这批人宝贵的政治财富,甚至能够起到左右人生的关键作用。一方面,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是新中国前三十年的预演,是试验田。经历过整风审干抢救等一系列高强度运动后,活下来的老资历都已深谙中共政治运动的规则,并以此经历作为后续人生的自我约束(脑子里始终是“延安整风时的那套思想,上级是不能谈的。……不要随便讲,不要跟别人讲。……经过延安整风,大家的组织观念都极强”),在非常时刻能够作出谨慎的选择明哲保身。另一方面,小小延安高密度的工作圈子和生活氛围也让作者与日后翻云覆雨的人物彼此熟悉,如陈伯达康生胡乔木等人,党内人脉之重要性毋庸赘言。
此外作者一直安于自己的工具人属性,无政治野心,无利害关系选边站的压力。因此虽然在各运动中有所冲击,但能够凭借自己自延安起积累的生活经验,迅速调整心态,适应逆境安于现状,从而得以安然度过各种风波。而当风水轮流转大权在手时,也能做到实事求是推己及人,不整人自然不会结下冤仇。这样在下一轮运动启动时,不被卷入“整人者必被整”的绞肉机。
此外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 作者出生于“解放”前的宜宾,回忆宜宾十分生动,尤其是物产丰富与水果美食可口。作者吃过广州早茶,觉得大大不如宜宾特色的红烧什锦。
- 评吴冷西:这个人,是我所看见的“一二九”“三八式”里面最彻底的,恐怕也是全国范围里最彻底的,百分之百地为六十年代那些“四海翻腾云水怒”辩护,百分之百地坚持中国始终是对的人。
- 自报右派的利与弊:自报不能一个顶俩,因为头头是右派下面自然更多右派。但不自报则要化身“反右”小司令整人整下属,极有可能走上不堪良心所扰选择自杀的绝路(文革中的大量自杀源自于不想乱咬人)。
- KMT的“走线”:抗战时期国民党为沦陷区青年逃离敌占区前往自由区的路上设立了一系列招待所,青年入住免费提供一宿两餐(黄米饭)和下一程差旅费。——读到这一段很感动。
- 反右并不是文革的预演,四清运动才是。捕风捉影、屈打成招、逼着乱咬人。
- 文革期间作者买线装书用来做大便纸,如《二程全书》《王阳明全集》等,解放后根本卖不出去,纸的质量也很好。——由此看来中国应该永远不会缺大便纸。
- 作者为了逃避文字狱选择自毁藏书,许多书都是道林纸造“反光的,很重,水又化不了”,不敢烧不敢卖废纸,只能“放在水盆里泡,泡发后撕毁,用手捏成蚕豆大,放在马桶里一边冲一边倒。”——我的姥爷在十几年前去世时我那半文盲的姥姥还是用这种方式处理姥爷生前的笔记本和图书,由此可见文革后遗症对国人伤害之深。
- “反动权威”在基层的定义,“凡是有一技之长的”就是反动权威,理发师理的比别人好的,厨师炒菜炒得好的,不识字但编竹筐编得又快又好的师傅,都是要挨批斗的反动权威。
- 文革被放逐到干校,作者一心种田,“一辈子就这样了,与其天天看着样板戏过日子,不如避开样板戏老老实实去种田”——布拉格之恋,丹尼尔戴刘易斯和朱丽叶特比诺什。
- 作者熬过十年文革,但唯有周恩来死后才感到悲观,觉得无人制衡四人帮。后来又理解华国锋用更左的方式对抗左。
还有文艺的康生,多才多艺(连偷盗文物都能体现),却又两面派到极致。